军事训练

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之赵匡胤的军事思想

2011-03-22 00:00撰稿人:核稿:

中国宋朝开国皇帝、宋太祖赵匡胤关于统一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。

 赵匡胤,927~976,即宋太祖,著名军事统帅、军事家。祖籍涿州(今属河北)。后汉初从军,隶枢密使郭威帐下。郭威称帝建后周,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。显德元年(954),于高平之战中,在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等畏战退却,后周帝柴荣亲自闯阵之时,随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各率骑2000,主动出击,转败为胜,以功升殿前都虞候。二年,后周攻后蜀秦(治今甘肃天水市西北)、凤(今陕西凤县东北)等州,久攻未下。奉命前往察看地形、分析战势,言秦、凤可取。世宗从之,果败蜀兵。三年,后周攻南唐,率前锋军倍道奇袭清流关(今安徽滁州西北),断南唐军退路,大败数倍于己之南唐军,俘获皇甫晖、姚凤两员大将,并克滁州。不久,左翼军占领扬州,南唐军渡江反击,赵匡胤随张永德率兵近2000守六合(今属江苏),后发制人,打退2万余南唐军反扑,俘斩5000余,升殿前都指挥使,后授定国军节度使。六年,随柴荣北上攻辽,迁殿前都点检,掌殿前司禁军。十月,柴荣病死,其子宗训七岁继位,改授归德军节度使。七年正月初,奉命率军出征,在陈桥驿(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)发动兵变,夺取政权,建立宋朝。为巩固统治,逐步削夺禁军重将兵权,设枢密院掌兵籍和发兵之权,三衙(殿前司、侍卫马军司、侍卫步军司)统兵,二者互相制约;将各地精兵锐卒选调京师,编入禁军,以强干弱枝,削弱藩镇势力;对禁军颁行更戍法,分戍各地,定期轮换,使将不得专其兵,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加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。实行精兵政策,加强训练,革新兵器,严格纪律,军队作战能力不断提高。同时,开始致力于统一战争。以先南后北、先弱后强、各个击破的方略,选派得力将领驻守边境,防御辽和北汉,派遣主力南征。宋建隆三年(962)九月至开宝八年(975)五月,先后攻灭荆南、湖南、后蜀、南汉、南唐等政权,基本结束自唐"安史之乱"以后延续2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。开宝九年卒,终年50岁。在位16年,在建立军事集权、改革军事制度等方面都有建树。指导战争注重了解敌情,分化瓦解,以智取胜。

    赵匡胤后汉初应募从军,征战20余年。后周时累迁至殿前都点检,掌管禁军,据之发动兵变,建立宋朝。赵匡胤的军事思想主要是:

1.先易后难、军政兼施的统一战争战略。为了从速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,他广泛听取群臣意见,提出"攻取之道,必先其易"的战略思想。主张用兵要先南后北,"必先取巴蜀,次及广南、江南,即国用富饶矣。河东与契丹接境,若取之,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,故存之以为我屏翰,俟我富实则取之"(《东都事略》卷二十三)。同时,他还十分重视政治招抚的作用,主张利用敌方矛盾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。奖赏率众归顺、举城来降者。城陷之日,严禁杀戮,以争取民心。每战之前,则要求有充分准备,详知敌方人情去就,山川向背。根据不同对象,扬长避短,采取不同战法。或"出师湖南,假途荆渚",或分进合击,一举灭蜀;或倍道兼行,奇袭岭南,以收取事半功倍之效。

   2.以中央集权为宗旨的军制改革观点。为了扭转唐以来藩镇太强、兵骄将叛的局面,他主张对军制进行全面改革,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式的统兵制度。对原先掌握巨大财权、兵权的藩镇"制其钱谷,收其精兵"。加强禁军实力,并将禁军权力一分为三,"枢密掌兵籍、虎符,三衙管诸军,率臣主兵柄"(《宋史》卷一百六十二)。又颁行更戍法,使"将不得专其兵",以文臣制武将,从根本上消除了对皇权的潜在威胁。

3.主张精兵勤练。他在募兵制盛行的情况下,重视淘汰老弱,挑选骁勇,把"琵琶腿"、"车轴身",才勇绝伦者调入禁军,"以补禁旅之阙"。他亲自校阅将士击刺骑射之艺,务使将士均劳逸,知艰难,识战斗,习山川,并根据不同的作战环境,进行适应性训练。

赵匡胤的军事思想主要是总结其军事实践经验而来。其战略思想在指导统一战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军制改革思想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。惟其过于强调集中军权于君主一人之手,阻碍了宋代军力的发展。  (参见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》,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社,1997年4月版)